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

 

  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评读公报时指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突破百万亿大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三次产业全面恢复,发展基础持续加强,“六稳”“六保”有力有效,经济基本盘稳固夯实。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均低于预期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2.5,低于3.5左右的预期目标。生猪生产逐步恢复,年末存栏40650万头,比上年末增长31。兜底保障力度加大,全年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8.7。

  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50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2万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4亿户。企业效益较快恢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516亿元,比上年增长4.1。

  他指出,我国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发展底色更加亮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全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实际增长5.6,增速分别比全国居民和全国农村居民快3.5、1.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结果,中西部22省(区、市)建档立卡户全面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有保障;在监测的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全年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比上年提高13.3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年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5。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3.4,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6,下降2.8个百分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推进。年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256615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

  新动能逆势成长,全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快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比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快9.0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全部投资快7.9个百分点。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比持续提高。全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大幅提高4.0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力度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3.8,快于城镇2.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数分别比上年末增加2150万人、978万人、693万人和1147万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社会帮扶持续加力。全年临时救助1341万人次,资助899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直接救助7300万人次,救助人次数均比上年明显增加。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扫尾工程任务全面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文化繁荣发展,医疗卫生力量显著增强。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万个,卫生技术人员10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共有817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153万份/天。

  盛来运指出,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十三五”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名义增量达到6.5万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多1.0万亿元。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时期,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2045元,比“十二五”时期多增156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年均减贫1115万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