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艺术村,传承文化情”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调研团在路上

 

繁荣文化,振兴乡村

2018年8月18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创新艺术村,传承文化情”北戴河艺术村落调研团为期四天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始了。这四天,实践团在艺术村落观察村民生活,体味艺术氛围,走进基层政府,调查学习体验北戴河艺术村的成功创新与传承之路,让这些艺术院落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发扬。

团队成员与村落干部合影

18日上午,实践团队乘公交来到北戴河村,他们有幸接触到河北省文联副主席兼北戴河艺术部落负责人盖金平先生,盖先生为我们讲解了当前村落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规划和村子目前的发展障碍。盖先生告诉我们,当初建设艺术村的初衷,就是为艺术家们服务,与此同时提升村子的文化氛围,还可以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方式就是把艺术村打造成类似于义乌小商品城一样的融合着多种艺术类型的地方,打造出有各自特色的文化小院。然而,艺术村落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缺乏大的住宿购物一体化设施,无法长时间的留存客人,村落的宣传力度不够,位置比较偏僻,无法让游客快速的找到等。为此,实践团认为,应扩大宣传力度,合理利用公路标语以及网络,合理利用村中人力资源等筹建规范系统的游客中心,吸引客源。

实践团采访盖金平先生

浓情中国结,文艺乡村人

8月19日,实践团再次来到艺术村落,恰逢丁记藤艺的传承人丁先生在舍,团队便针对藤艺的加工、宣传及传承对丁先生进行了一番采访。丁先生侃侃而谈,致力于打造精美的藤艺家具及其他艺术品的他曾为人大、政协及重要会议打造桌椅等用具,并得到一致好评,也让大学生实践团获益匪浅。

本日,实践团重点学习了四道盘长中国结的编制,中国结艺术馆代理人孙静老师带领我们体会了中国结的编制,历史及受众,一下午的时间,遨游在艺术的天地中,我们也做出了自己的中国结,这让实践团更加喜欢艺术村落了。在授课过程中面带笑颜,说在最新的艺术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奖也大大增长了她继续创新的勇气与动力,并耐心为学员们讲解中国结的制作细节,亲手为学员调整,讲述她在传艺的过程中发生的趣事。例如外国同学非常喜欢中国结,学的也非常快,老师还将自己制作的中国结小蚂蚁编成故事,收到了极大的关注,好评如潮。

在艺术的熏陶之中,孙老师也恳切的向我们道来她的一些难言之隐。做中国结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传承才是意义,并不指望谋求暴利。另外艺术场馆空间狭小,编制好的中国结已经挂满了墙,无法容纳更多的学员同时学习,也不利于迎接贵客。此外,诸如义乌等的中国结批发市场采用流水线生产已断然失去了中国结手工制作的灵魂与寓意,用料差以及生产工艺粗糙令孙老师痛心疾首。团队成员也为此黯然神伤,中国结的传承人都希望能够精益求精,做到细致有温度的传承,并内化为自己的禀性与情致。

孙静老师细心授课

深入机构调查,走近基层民主

20日,实践团队的主要实践计划为进一步了解北戴河文化村落的占地面积,人口及经济发展状况,并取得相关数据。为此,他们来到了北戴河村委会,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了书记助理兼大学生村官范金硕先生,范先生为实践团队的成员详细地介绍了村子的基本状况。据了解,北戴河村拥有约3000亩耕地,2017年的人均收入为一万八千元,呈增长态势,村民的生活依托耕地满足所需,比较富裕。此外,村委会的主要职能为解决民生问题,对于艺术村落的规划,起到纽带的作用。范助理告诉我们,村民的院子出租与否完全自愿,而村委会则帮助村民将诸多的空闲庭院联系并租给文人及手工艺术传承人等,并无过多的干涉文化村落的建设。对于未来几年的文化村落的大致规划,范助理并未透露。

采访范金硕先生

采访过范助理之后,实践团队得到了村委会提供的艺术村的相关资料与宣传手册,为作进一步探究,来到了含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红坊”,那里的艺术传承人张媛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一门盈利绵薄的艺术,且不接受大量订单,张老师说,村落的作坊距离家远,最大的弊端便是冬天停止开业,这也是文化村落旅游无法四季常青的一大原因。为此,团队成员感到惋惜。

最后一站,调研团来到了秦皇岛市政府旅游局。在那里,旅游局办公室主任接待了我们,并指出可以提供近年来戴河区的旅游大数据,并给实践团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实践团队也有所启发,相信这些数据将会为实践团队的综合分析有所帮助。

一路上的采访日记

为期四天的社会实践,我们采访了乡里向外的诸多村民,包括餐馆老板,农间劳作的村民以及政府官员,入驻艺术村落的文化传承人,他们都热情的回应了我们的采访并为我们介绍了他们对村子的看法,这让调研团十分感动。例如,一位坐在三轮车上的爷爷接受了实践团的采访。他表示,近几年戴河村最大的变化便是卫生环境更加干净了,苍蝇等蚊虫大量减少,百姓生活更加方便与健康。他进一步谈到,戴河村仍被秦皇岛市政府管辖,并未像其他村庄一样被大肆改建,而是以文化村落的形式保留下来,这一点在村民的心中得到了赞赏。

团队成员采访村民

此外,实践团的成员还采访了村里正在采摘的几对老夫妻,他们将新鲜的蔬菜捆绑好并运到集市上买卖,这也是戴河村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据了解,因无空闲庭院,他们仍居住在自己的院落中,并未出租给文化村落的传承人们。

在进一步和一位村民自开的饭店老板的交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村中的过年气氛是十分活跃的,例如扭秧歌、敲锣打鼓、走街串巷拜年等。并且艺术村里经常会组织村民文艺演出,村民还会自编自演,丰富村中文化生活。可见村里的文化氛围一直都非常浓厚。

更有“嗯呢餐馆”的主人,一位朝鲜族美食文化传播者,我们在沟通下了解到,这里的商客获得了政府的扶持,欣赏这里的艺术氛围,也愿接待更多的游客。这也给团队成员注了一剂强心针,他们更加坚信这个村子渴望与外人沟通,传播他们的文化并支持村子的建设。

浓情文化村,传递正能量,谨在此感谢一路配合东秦实践团的北戴河文化村落相关负责人,艺术家及过路人,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实践的动力,短短四天,收获满满,已有真情,常驻心间。望北戴河村发展越来越好,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永垂不朽。

(编辑:郭坤宇)

(责任编辑:叶兆霖)

(图:赵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