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凤配》到《魅影缝匠》,国产影视剧造型离经典有多远?

 

影视服装设计属于电影制作过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本文将悉数盘点国内外经典影视服装造型的成败得失,为当下国产影视服装造型寻找突破点。

作者:文心

来源:传媒大眼影视测评组

3月注定是大师陨落的月份,先是时尚界的传奇人物、法国著名设计师贝尔·德·纪梵希,接下来就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霍金。值得一提的是,二位大神级人物都与影视圈有着或多或少的勾连,而纪梵希最为世人称道的,恐怕就是他和著名女演员赫本之间的旷世友谊了。

纪梵希于1953年开始为好莱坞影星设计服装,而当时的赫本还名不见经传,因公司让赫本去挑选《龙凤配》的戏服,赫本与纪梵希结缘,并将这份合作持续了40年。纪梵希先生用他的天才设计,以赫本为缪斯,将赫本打造成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优雅时尚icon,再也没有人可以超越。尤其是《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小黑裙造型,不仅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更成为此后数十年间女性优雅气质的代名词。

后来的女明星们只要提到优雅的穿衣风格,就会第一个想到赫本。赫本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银幕巨星,更是足以闪耀一个时代的时尚标签,堪称优雅的标杆级人物。在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也把最佳服装设计的小金人递给了服装造型超一流的《魅影缝匠》。

影视服装设计属于电影制作过程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观众们或许无法切身参与电影中的情节,无法融入电影中的那个特定的时代,更无法和电影中的男神女神谈情说爱,但电影中的服装却是他们可以效仿的,且受影响人群以女性群体为主。所以很多大热的电影上映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引发一股模仿热潮,只不过赫本是其中影响时间最久远的那一位。其它电影比如去年上映的《爱乐之城》,也曾带动了一阵复古着装风潮。

而反观当下的国产影视剧,虽然也有“带货”功能,但其影响力却都是转瞬即逝,大多是在带动“爆款”的销售,和经典、优雅的定义相去甚远,更不敢奢望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比如这两年大火的《欢乐颂》,虽然带动了淘宝上的一阵“同款”消费,但也只是昙花一现的快时尚风格,其所谓的优雅造型其实根本谈不上品味,很快会被人遗忘。

在影视服装造型上,国产影视剧很难再出一部类似《花样年华》那种能引领风潮,且数年后还可以拿出来标榜的经典了。某种程度上来说,如今的影视作品在服装造型上的成就,甚至不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某些影视造型。究其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审美缺乏传承,且网红快餐式审美纵横当下,几年前的明星照现在看来已然粗俗不堪。那么,如果想要塑造经典优雅的影视服装造型,又需要从哪些方面实现突破呢?

影视服装设计要兼具艺术审美和电影镜头感

影视服装设计所承载的意义,比日常服装要多得多。首先,就是要兼具艺术审美和电影镜头感。要让观众觉得服装是美的,就需要服装设计者一定要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审美水平。而影视服装是要面对苛刻的镜头的,所以对其能够烘托出的艺术气氛和视觉效果也有很高的要求。

和大多数艺术创作一样,服装造型也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但影视服装也不能刻意的为美而美,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融入整个电影画面的背景中,在色彩、风格等方面融为一体,带给观众们有力的视觉冲击

不难发现,大部分纪录片因为是以写实摄影为主,没有设计师的精心打造,所以很难给人以艺术的、美的享受,比如前一阶段大火的纪录片《生门》,以医患为题材,注重的是写实,所以片中出现的人物穿的就是日常可见的白大褂和十分生活化的服装。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

而电影特别是文艺电影则不同,它是一种艺术创作。它有虚构和美化甚至刻意丑化的成分存在,所以每一件衣服乃至衣服上的每一处细节都要经过设计师们的认真琢磨。

以1963年的电影大师维斯康蒂的电影《豹》为例,这部以萨里那亲王一家为题材的电影,虽然在戏剧性上略显薄弱,但在服装和背景的协调上做的十分完美,导演的品味之高堪称教科书级别,所以该片才会在第36届奥斯卡评选中赢得最佳服装设计提名。

而国内的电影服装设计在总体上来说,古装要明显优于现代装,唯一的特例就是王家卫的那部《花样年华》了。张叔平也凭借此片拿到了金马奖、金像奖的最佳造型设计,甚至还包括戛纳的技术大奖。直到现在,只要一提到旗袍,除了想到优雅之极的宋美龄夫人外,大多数人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样年华》中的张曼玉。她在片中的每一件旗袍,都和昏暗的楼梯、走廊、阴暗的房间和黑暗的街道等灰暗的画面背景融于一体,毫无任何突兀之感。

相比之下,被人诟病最多的则是国内一些造型奇葩的古装剧,先不说设计是否符合史实,光是看一眼就会让人有种辣眼睛的不适感。

一个国家电影中的服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审美

电影作为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环节,代表的不仅仅是导演本人的品味,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审美。当下国内拍摄的现代剧中,大多数主人公穿的都是西式服装,而不是中国的传统服饰。这和国内经历过特殊的思想运动有关,传统服饰在某一时期,属于四旧的内容。而现在的大多数服饰造型都在走西化路线。再加上旗袍这类传统服饰确实比较挑剔,对人物的身材和气质都有所要求,而汉服之类的传统服饰在行动时又没有西式服装便利,所以大众服饰的西化也实在是大势所趋。

除了科幻片外,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可以完全跳脱出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的。在电影中,我们依然可以将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审美进行传承,可以将民族性、倾向性展示给世人。以《泰坦尼克号》为例,一天换四次华美礼服的细节刻画,就足以反映出当时贵族们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

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服装设计借助prada之手,更是将这一特质推向极致。

《王牌特工学院》用得体优雅的英伦四件套向世人们展示的是英伦老牌绅士的风度。通过作品中的服饰造型给观众带来的文化认同和冲击,无疑也是增添电影魅力的又一法宝。

当国内观众们对着英伦绅士们舔屏的同时,外国观众也对中国电影中的服饰文化叹为观止。中国文化中的花草虫鱼、高山流水、历史古迹、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民族文化精髓都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花样年华》的优秀自不必说,旗袍这一服饰本身就代表着中国人的传统和含蓄,与那个时代和主人公的气质完全契合。

在《卧虎藏龙》里,叶锦添也将中国传统服饰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并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在这部武侠电影中,叶锦添突出的是中国文化中的山水意境,整部电影都充斥着中国传统审美和浪漫美学风范。

《一代宗师》的服装也颇为抢眼,其中使用了极具时代感的大块纯色,手工缝制的缀图,再结合上不同的面料,将中国文化中含蓄典雅的精髓展露无遗。

电影中的服饰应该反映人物的形象、性格和心理变化

对电影作品中服饰造型的最高要求,就是要通过这些细节的打磨,勾勒出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心理上的些微变化。贵族服饰往往华丽,性格外放之人服饰风格往往活泼,对颜色和款式的运用要格外用心。而随着人物心理状况的变化,服饰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

在这一点上,国产电视剧很少有能够达到出色水准的作品,大多都是带着偶像包袱去造型,只顾打造爆款,根本不去顾及是否符合人设。《裸婚时代》的造型就曾被狂喷,两个没什么物质基础的年轻人每套衣服却都是大牌,甚至动辄上万,这和“裸婚”的人设显然不符。

相比而言,《花样年华》中每一套旗袍,代表的都是女主角张曼玉在各个时间点上的不同心情,也暗合着情节的发展。除了去见梁朝伟的时候她会换上颜色鲜亮的旗袍外,其他时候都以暗色系为主,反映了她的孤独与寂寞,而亮色系的服装则隐喻着二人间情愫的萌发。

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女主人公从一开场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军官夫人,到后来沦为搔首弄姿的妓女,除了演员整体对“气场”的把握,造型师也同样功不可没。一开始,马莲娜的衣着以明亮色系和碎花为主,辅以一头海藻般的浓密黑发,属于典型的旧式淑女造型。而后来被告知丧夫后不得不沦为妓女时,造型师将她的头发剪短且染成红色,加上一袭黑衣、黑丝袜和高跟鞋,烟视媚行的举止间,整个人的气场也来了个大转弯,预示着电影情节的转变。

简而言之,就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人物性格的人会选取不同的衣服来表达自我。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人物的整体设计感,也可以对观众产生极佳的代入感,真正做到让画面去讲故事,进而增加电影的抒情意味和叙事技巧。